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就是题目说的功率因数,其是衡量电气设备功率高低的依据。在交流电力系统中,负载元件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对于阻性负载;流过电阻的电流和加在阻性负载两端的电压相位差是相同的。因此,阻性负载消耗的功率需要其它能源转换而来,例如水能、煤等。故,称之为有功功率。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电功率又分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三种。电阻性负载所消耗的功率称为有功功率,用公式表示为P=UIcosφ=I2R(φ为功率因数角),它的单位用瓦特(W)表示、千瓦(Kw)、兆瓦(Mw)。电抗性负载所消耗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用公式表示Q=UIsinφ,它的单位是乏(var)、千乏(Kvar)、兆乏(Mvar)。
电压的有效值与电流的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用公式表示为S=UI,它的单位是伏安(VA),千伏安(KVA),兆伏安(MVA)。它们之间,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满足S2=P2+Q2。功率因数是有些用电器由于存在电感与与电容,如电动机,电容器等。用在交流电路内就会出现感抗与容抗,从而降低了效率。感抗是电流达最大值时,电压还未达到(根据电感量的大小不同)最大值,可能滞后几度到九十度之间。电容恰好相反。它们的单独运用,都会降低做功的效率。但这两种电器互补,如计算合适时,可以将功率因数提高到接近于1。如老式日光灯,由于镇流器的存在,功率因数只有.45左右。
如加一个4.75uf的电容后,功率因数可提高到0.85以上。所以在大量使用交流电动机,电抗器,变压器一类感性负载时。供电部门都要求用户进行无功补偿(用电容移相),以提高用电效率和可供电容量。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它是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大小与电路的负载性质有关,比如白炽灯、电炉子等电热性质的设备,功率因数基本为1,而电感设备比如电动机等,功率因数小于1。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关系是:P=UIcosφ,cosφ就是功率因数。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电感性质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我们都是按照cosφ0.8计算。
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中用于交变磁场吞吐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所以供电部门对于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都有一定的标准要求。电路中除了电容和电感以外的负载上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有功功率:P有=[l*(R负载+R线路)]*I=P视*cosθ。有公式:"P视"的平方="P有"的平方+"S"的平方。"P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因为P负载正常工作是需要流过电流"I负载","I负载"会造成线路损耗功率"P损1";另一部分是行为电感和电容上的无功功率S引起的线路电流i,i会造成线路损耗功率"P损2"。P有=P负载+P损1+P损2。功率因数:COSθ交流电路中存在电感或电容时,电压和电流的正弦曲线实际是不同步的,两者之间存在一个相位差θ的角度。
功率因数就是这个相位差θ角度的余弦值。另外,补充一点:电路的做功效率ηη=P负载÷P有×100%η和cosθ有明显区别。η取决于电路线路上的损耗功率;而cosθ取决于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角度θ。
关键词: 功率因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