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利率时代,随着产品数量逐渐增多,“固收+”业务规模必然越来越大,但其中不乏仓促上马者,盲目跟风,对该类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认识并不足,显现“噱头化”苗头。
无论是作为低利率时代的理财产品替代,还是作为高波动市场中的“定海神针”,“固收+”产品对于各家金融机构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不过,由于产品运作时间不长、缺乏成熟的运作模式等,这类产品也显现“噱头化”苗头。
有券商人士指出,该类业务考验管理人对各类资产的深入见解、多资产配置能力、跨投资团队的协作能力以及快速的产品创设能力,要想避免陷入“噱头化”泥沼,就应严格执行股债比例动态再调整的策略,和权益团队打好配合战,不能盲目跟风,完全沦为迎合客户追涨市场热点的工具。
“噱头化”苗头显现
“固收+”业务如今成为机构手中的“香饽饽”。特别是非公募机构,因资产类别丰富,搭配选择多,是开展“固收+”业务最合适的管理人之一,因此,各家都在为了“+”什么铆足了劲。可以预见的是,在低利率时代,随着产品数量逐渐增多,“固收+”业务规模必然越来越大,但其中不乏仓促上马者,盲目跟风,对该类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认识并不足。
“目前对‘固收+’业务的理解,确实存在一些‘噱头化’的苗头,个别机构将‘固收+’产品理解成公募中的二级债基,将债券和股票简单组合投资运作,最终给客户带来亏损。”首创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负责人蒋青峰告诉记者,这源于这些机构自身在股票投资方面并无丰富经验和相对优势,仓促推出产品,投资业绩自然很难保证。另一方面,股债的简单组合与投资者分别配置债券和股票产品没有什么实质差别,这种简单的混合投资并没有在固收产品的基础上有效改进风险收益结构。
在北京一位中型券商投行部债券承做业务经理看来,“固收+”可攻可守的本质原因就是主要仓位配置在债券上,还拿出一部分仓位配置股票等权益性资产。如果仅仅止步于此,那么,“固收+”的意义便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如果仅仅是静态地分配股债比例,那么,投资者完全可以自己拿80%的资金买纯债基,剩下20%去抢明星公募,相当于自己配了个‘固收+’产品。”该人士表示, 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动态仓位调整,“固收+”策略在弹性收益这一块就没能发挥最大价值,往往难以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利益。
华东一家中型券商市场部相关人士也坦言,“固收+”策略中,“+”什么很重要,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非常值得商榷,“我们去年就想做,但到现在也没有多大的规模,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有特别说服自己这个模式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做实业务才是根本
“固收+”业务并非简单的股债混合,该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决于管理人对于权益资产的配置能力,更取决于固收端的投资能力,需要固收权益等多团队配合作战,考验的是一个机构的全产品线投资能力。做实“固收+”业务,避免其“噱头化”,是该业务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国君资管固定收益部集合团队投资主管、执行董事杨坤认为,“固收+”业务的难点在于把握股债混合账户的轮动,这涉及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配置能力是投资中的最顶端能力,具体到‘固收+’账户中,需要投资经理对于股票、债券两个市场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战经验,要求非常高。此外,多数传统固收团队是没有自下而上去择股的能力的,这就涉及权益投研团队的能力,以及跨部门和团队的配合问题。”在杨坤看来,一个成熟的“固收+”产品,必须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毫无疑问,股债混合账户比例轮动调整的执行能力,对于传统的固收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上述北京中型券商投行部债券承做业务经理表示,“固收+”产品要避免“噱头化”,最关键的就是严格执行股债比例动态再调整的策略。“比如在最近的震荡市,借助一些量化手段,对股票的整体仓位和结构做出调整,以求跑赢大盘。‘固收+’产品的重要特色和亮点也正是在于在规定范围内,动态灵活地调整股债的比例。”
蒋青峰表示,要对“固收+”产品有非常深刻的认知。首先,要强调绝对收益,最好做到与券商资管纯债产品一样稳健,这样投资者才能放心买,否则规模无法做大。此外,券商资管应继续发挥自身在固收投资领域的优势,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结构要以债券收益作为安全垫来构建,有效结合自身在某类权益资产投研上的相对优势,真正做到“上有想象、下有保障”,而不是片面追求或赌权益资产上涨。
“‘固收+’产品是固收类产品的升级,但不是保本理财,仍然存在亏损风险,需要在设立之初即制定明确的投资目标,做好客户适当性调研,在风险收益特征方面尽可能适配客户需求。”平安证券资管部产品研发团队副总经理王皓表示。
在蒋青峰看来,“固收+”产品的权益资产选择不能盲目跟风,完全沦为迎合客户追涨市场热点的工具。 “目前一些机构为了销售推介便利,对权益资产的选择完全迎合普通投资者跟风追涨市场热点的心理,然而,过往经验表明,这种盲目的非理性行为,往往都事与愿违。”
第一创业也指出,对于“+”的这部分资产品种的选择、仓位比例控制,以及如何熨平净值的波动,是当下行业需要思考的。“资产管理机构也应该结合自己的投研优势和特色,布局自己的‘固收+’产品和投研团队,而不是追求市场热点,开展自己不熟悉或不擅长的策略投资。”(中国基金报记者 章子林)